金昌新先事多措推动各族群众跨区域就业融居
金昌市围绕“三深化三促进” 推动各族群众跨区域就业融居
金昌市缘矿兴企、因企设市,被誉为“中国镍都”,全市总人口43.05万,少数民族常住人口占1.95%,域内省属国有企业金川集团是甘肃唯一的世界500强企业。近年来,金昌市和金川集团以对口帮扶为契机,持续深化与临夏、天祝等民族地区的就业协作,吸引更多的民族地区群众到金昌就业创业、扎根定居,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取得了显著成效。
深化帮扶合作,促进跨区域就业。协作机制赋能,金昌市、临夏州、金川集团签订《深化交流合作框架协议》,金昌市与临夏州、永昌县与广河县、金川区与和政县及临夏县签订劳务合作协议,围绕加强就业对接协作、深化两地人才交流合作、促进各族群众互嵌发展等方面达成合作事项。市内中高职院校与临夏、甘南、天祝等民族地区建立定向培养技能人才合作,分别建立“两地一企两校”就业协作碰头会商等机制,强力推动合作事项落地落实。专项招聘增量,金昌市近两年在临夏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等民族地区举办专场招聘5场次,累计组织200家企业,提供新能源、化学化工、物流餐饮等就业岗位4675个,招聘来金务工400余人。连续2年在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甘青新蒙四省八市(州、盟)“红石榴促就业”校园专场招聘会,吸引150余家企业向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2.4万个,在金就业984人。截至2025年,临夏州各县市累计到金务工经商6000余人,稳定就业人数达2816人。定向招聘提效,金川集团每年定向为临夏籍人员设置社会化招聘岗位,约占集团全年招聘岗位的15%,累计聘用120人进入金川集团工作。金昌市与金川集团依托工业企业外包公司和第三方劳务公司为金川集团输转民族地区务工人员4000余人,主要从事采矿、运输、建筑等行业,目前在金川集团稳定就职的少数民族职工达到3000余人次。
深化教育培训,促进人才流动。人才培养体系化,金昌市组织甘肃有色冶金技术职业学院逐步扩大民族地区招生覆盖范围,通过与临夏现代职业学院、天祝藏族自治县职教中心等省内民族地区高中职院校联合开展“3+2”贯通培养、开展综合评价招生、中职对口升学、高考、单考单招、向西藏新疆定向招生等多种方式,累计招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等省内外民族地区学生3253人,占招录人数的25%。甘肃有色冶金技术职业学院2025届毕业生就业率92%,其中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3.5%,临夏籍毕业生100%就业。校企合作订单化,甘肃有色冶金技术职业学院与金川集团、中国五矿、江西铜业、新疆中泰等400余家企业建立长期校企合作关系,与甘新青蒙58家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共同体,与金川集团、巨力化学、新疆宜化等用人单位共建实体化运行产业学院12个,挂牌成立就业实习基地112个,大力推行学徒制培养模式,累计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1.4万名,其中在金就业3180人,到新疆就业2866名,占比达26%。技能培训长效化,金川集团下属技师学院2015年以来为金川集团定向培养临夏籍学生116名,并全部实现稳定就业,不少学生已成长为班组长等技术骨干。2025年,学院专门面向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培训“两后生”23人,已全部入职金川集团。组织教师到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开展劳务技能提升培训,覆盖各族群众2000多人,787人通过焊工、钳工、装载机等初、中级技能鉴定考试,900余人到金川集团和学院推荐的企业就业。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