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
王 倩 全国人大代表,青岛曹村草莓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
作为农业战线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我更加关注农业产业化、农业种业振兴、农业科技研发、农业高质量发展等领域。过去一年,我频繁走访调研,考察农业发展现状。我深刻认识到,种地靠科技,农民才更有赚头、更有奔头;重视农业科技创新,才能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壮大。
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也是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发挥科技创新的主导作用,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
农业科技创新,离不开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今年全国两会,我要提出的建议之一,就是设立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专项资金。希望有关部门联合建立农业科技项目库,根据成果、进度等指标,对入库项目进行分级分类,给予不同额度的奖补、无息或贴息贷款等支持,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创造更好的条件。
同时,我还建议设立试点,加强示范。可以在各地选取一批行业领先的、已经具备产业转化条件的原创性农业科技创新项目作为试点,并根据项目需要,为相关企业和机构提供匹配的政策、资金等支持,探索出成功经验后复制推广。
推动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人才。乡村振兴的路上,有不少“土专家”凭借自己扎根农村多年积累的农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创新创业示范,带动农民发家致富。我注意到,在部分省份,农民可以评职称了,这是对“土专家”的肯定和鼓励。“土专家”还有很大的潜力有待开发,需要得到更多关注和支持。我建议,进一步优化对“土专家”等农业农村专业人才的管理,完善扶持机制和奖励办法,给予“土专家”适当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让接地气、有实力的农民企业家和“土专家”不再为资金发愁。
做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帮助乡亲们依靠农业科技增收致富,始终是我的创业初衷,更是我的人生追求。今年是我担任全国人大代表的第二个年头。我将一如既往当好政府和群众沟通交流的桥梁,把农户的心声带到全国两会上,将履职答卷写在广袤的田野,写进群众的心中。
三月风暖,春拂大地,万物萌发。有惠农政策精准“滴灌”,有先进科技赋能,可以预见,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