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股表现平淡上市银行可转债转股率偏低
多家上市银行近日密集披露可转债转股情况。7月4日,重庆银行发布公告称,截至2023年6月30日,尚未转股的重银转债金额为129.99亿元,占重银转债发行总量比例为99.9958%。据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截至目前,18家A股上市银行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可转债转股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整体来看,上市银行可转债的转股率偏低。
业内人士表示,作为重要的外源性资本补充渠道,可转债转股后将有效补充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但可转债转股率与发行时间、投资者构成、正股综合表现等因素密切相关。
多家银行密集披露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4日,市场上存续的上市银行可转债共有18只,从发行主体来看,除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三家股份行外,其余均为城农商行。截至目前,浦发银行、中信银行、江苏银行、青农商行、江阴银行等18家A股上市银行均已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可转债转股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多数银行可转债转股率较低。
公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只有成都银行、江苏银行、江阴银行、苏农银行等银行发行的可转债尚未转股金额占其发行总量比例小于90%。例如,江苏银行、苏农银行尚未转股的可转债金额为155.25亿元、12.89亿元,占其发行总量的77.63%、51.54%。
而苏州银行、常熟银行等多家上市银行可转债未转股比例甚至高达99%,可以说几乎没有转股。以常熟银行发行的常银转债为例,截至2023年6月30日,尚未转股的常银转债金额为人民币59.9980亿元,占常银转债发行总量的比例为99.9966%。
补充资本压力大
发行可转债并实施转股本应是上市银行补充资本的“利器”,但实际运行来看,转股率并不理想。
光大证券首席金融业分析师王一峰表示,发行转债的上市银行,多数仅靠内生资本补充难以维持资产端的快速扩张,银行主要基于未来扩表持续性的考量,未雨绸缪提前进行转债发行。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的平均水平分别为10.5%、11.99%和14.86%。其中,大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7.35%,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则分别为13.36%、12.39%、11.94%,各项指标较去年末均有所下降。上市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压力有所增加。
“可转债可以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在这一点上要优于优先股、永续债、二级资本债。”平安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刘璐表示,转债融资的劣势主要在于补充资本的时间比较长,且是否能全部转股还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转股动力弱
多数上市银行可转债转股率较低,可转债转股较为困难。业内人士表示,转股率不高意味着可转债补充资本的效果或不理想,这可能与二级市场正股表现、投资者预计获利空间较小等因素有关。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可转债转股率低一定程度与正股股价表现有关,投资者在权衡利弊得失后做出是否转股选择。通常情况下,如果二级市场表现良好,投资者看好正股前景,投资者转股动力会比较强。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